融合從接觸開始:智愛社的共融實踐

讓生命不同凡「想」計畫團隊與國立潮州高級中學攜手合作辦理身心障礙者融合社團【智愛社】,自開辦以來致力於打造一個促進高中生與身心障礙者互動與理解的交流平台。透過社團活動方式讓學生從知識學習到實踐行動,逐步提升對身心障礙者的認識與理解,邁向一個更加包容與多元共融的社會。

第一堂課(2025年3月21日)以「體驗式學習」為出發點,由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的陳親如、吳佩妤兩位學生擔任課程引導者,設計運用彈力帶與彈力球作為媒介,結合多元科技運用,帶領潮州高中的同學進行一系列破冰活動。這些設計除了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與彼此信任的重要性,更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體會身心障礙者在身體協調與感官知覺上的挑戰,種下理解與包容的第一顆種子。

第二堂課(2025年3月28日)進一步從理論與制度面切入,透過靜態課程,介紹身心障礙者的特質與需求,以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的基本介紹。此外,課程也介紹活動設計的基本概念,鼓勵學生思考將來與身心障礙者互動時,如何根據不同障礙特質去設計具包容性與可參與性的活動。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設計思維與敏感度,也強化了他們將知識轉化為實踐力的能力。

第三堂課(2025年4月18日)智愛社迎來了重要的里程碑:高中生首次與身心障礙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互動。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屏東縣啟智協進會在潮州的日間作業設施【欣寶工坊】共同參與,由工坊的社工與教保員介紹日間作業設施的服務內容、服務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社工與教保員老師也分享了從事這份工作的經驗與甘苦點滴。隨後讓高中生與欣寶工坊的服務使用者有了直接互動的機會。透過簡單的問候、一起進行小活動,學生們不再只是從教材或影片中「認識」身心障礙者,而是透過真實的人際互動,打破原有的刻板印象,建立起理解與尊重的連結。

智愛社的旅程還沒結束,至今的三堂課不僅為高中生打開了一扇理解多元與接納差異的窗,也讓我們看見融合教育在高中階段的可能性,並且特教系的大學生參與到活動中,讓學到的專業知能與想法有了場域實踐的機會。計畫團隊將持續推動融合社團,深化與高中、社福機構的合作,讓一次次的活動都更邁向共融社會前進。

相關文章|